close

px_fcde4048008301.jpg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今年三月日本海嘯導致的福島核電廠危機,讓我覺得核災的議題不像其他末日電影一樣,感覺離我們遙遠,而是有迫在眉睫的沉重。

德國出品的電影《核爆青春》,先是營造出校園電影的熱情魅力,加上純純的感情線鋪陳,然愛火苗發時卻也是災難的開始。核子外洩,有車諾比的前車之鑑,人心惶惶不可等閒視之。

女主角原先本想聽信政府的廣播車報導待在家中的地下室等災難過去,但全城的人都開始逃竄,加上母親的一通電話,她只好帶著年幼的弟弟騎腳踏車逃離居住的城市。城市已唱空城計,街上零亂散著所有物品,加上落葉、報紙更顯淒涼。人知道核災的危險,於是慌亂走避,而在街上遊盪的只剩得到自由的牛群,這實是非常諷刺。人類自己製造出核能,卻又恐慌於核能帶來的危害,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因為貪心,想要的東西太多,控制不住的工業發展和慾望,帶領人類通向自我的滅亡,不如在草地上吃草的牛羊生物,他們就這樣知足的活著而已。

film1_20110920220822.jpg

逃難的場景比末日還末日,那是一種集體的恐慌,每個人都只顧著自己,社會已經沒有秩序,電影的意外必然要發生,然有些人掉頭就走,有些人還會停下來探看一下,這就是人性的可貴。

所有的事物都是比較出來的,停下車的人比不停車的人善良,在大禍臨頭時還會注重基本道德的人更是難能可貴。

擠不上車的漢娜,面對失序的社會,以及失去的親人喪失了求生的意志。那朵象徵毀滅的雲飄來,下的那場會讓人枯萎的雨,起碼這個瞬間可以讓她釋放。

film3_20110920220822.jpg

災難發生後,重災區被封鎖,而受到輻射傷害的人也被隔離。漢娜在兒童醫院中依然心繫家人和男友,起先面對自己還活著的事實感到開心,但日漸脆弱的身體以及掉落的髮絲都讓她無法承受。輻射造成的危害是一種永久的折磨,最可怕的不是身體的虛弱和癌症的可能,而是內心對於身體的不確定感,在知道了事實後,萎靡的求生意志。

還有多少時間能活?漢娜不清楚,但她看淡這一切。賦與這些受害者希望的,其實是身邊陪伴的人。

是貪婪的人性,犧牲的大眾的健康,而也是良善的人性,能帶人迎向未來。我覺得導演運用了這種雙面性,一方面譴責人類的自私自利,一方面又肯定人性能夠改造現狀的事實。漢娜即使光頭也不願戴帽子,她覺得沒什麼好羞恥的,艾爾馬就算知道漢娜可能不久於人世,也堅持要在醫院陪她,甚至隱藏了真相。

冷漠的人世上不少,但只要有一個真正關心別人的人,這個世界就有希望。雖然《核爆青春》很末日、很恐慌,但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來自人性良善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晴絮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