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本以為《獵人們》是在說一個關於人類去獵捕動物的故事,閱讀過後,才發現,原來這群「獵人」說的竟是可愛的貓咪。貓咪天生狩獵的野性,讓牠們成為家貓後,也不停「打獵」來換取主人提供的小餅乾,或是討主人的歡心。作家朱天心和朱天文都是身體力行的愛貓人士,多年來她們不辭辛勞的餵養流浪動物,將受傷動物送醫,或是將流浪貓送往結紮,以免讓牠們變得更不受歡迎,而家裡當然也早已是貓狗成群。多年來照顧並近距離觀察貓群的習性,與貓咪的特有個性,讓朱天心寫成了這本《獵人們》,其中提到貓咪為了進入主人房間,不斷進貢獵物,以討主人歡心,雖然貢品有主人最害怕的蟑螂,但為了不傷牠們的心,主人還是只好摸摸牠的頭,乖乖的收下這另類的禮物。

本書裡面每一則關於貓咪的小故事,每隻貓都像人類一樣,是不一樣的個體,於是也擁有不同的個性,有些愛撒嬌,有些酷酷不愛理人,有些變成家貓後,還要不定時出外打打獵,發揮一下天性。動物也和人一樣,都會日久生情,所以當我看到〈李家寶〉那隻小貓,因為被主人拋棄而傷心過度,喪失求生慾望後,我的眼淚也止不住,沒有人願意被放棄,何況是那麼忠心的小貓。有人說,養寵物比養子女好,因為寵物才會無條件付出牠們的愛,牠們的世界只有主人,如果被拋棄了,失去野性本能的牠們,就會一無所有。於是作家在書中,也抒情了對眾多流浪動物的不捨,還有臺灣社會對於流浪動物的不友善。「愛牠就不要放棄牠,如果不能養牠,起碼不要欺負牠」,這是臺灣社會所缺少對待動物的共識,往往將牠們視為傳染病的來源,或是危險的象徵,變態者還虐待動物,而看不下去者則請捕狗大隊來送牠們一程。這種尊重生命的課題,需要從小教起,而對寵物負責任到底,也是一種成長的表現。

閱讀過後,我漸漸了解這些動物保護人士的工作了,對他們感到發自內心的感佩與敬意。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我們可以不追流行,我們可以當個真正關懷社會的人,而不是坐在電視前抱怨亂象,祈禱有人趕快來拯救世界。每個生命都該被珍惜,都該被尊重,萬物生而平等,人類只是剛好比較聰明,剛好比較殘忍,在驅逐出這些共生的物種後,或許我們還能還牠們一起和平共存的機會。

圖片來源:博客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晴絮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