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想過往年華,每個人都有為了追尋夢想而不得不妥協的時刻。有些人短暫妥協了,為了實現夢的力量儲存能量;有些人一輩子妥協了,笑著安逸於現今,數落往日的不切實際。作者追憶自己高中時代至三十幾歲的人生,為了圓自己的作家夢,而生活在「Hand to Mouth」僅能糊口的局面。這本翻譯成《失‧憶‧錄》的小自傳,是他五十歲時回首過往歲月,覺得自己那段為錢所逼,然後不停嘗試新的賺錢機會,異想天開的時期。高中時開始了解生存的目的,竊喜於父母親的離婚,獨自搭上前往歐洲的渡輪,一邊寫作一邊追尋自我。為了真理和打工的老闆辯論,為了不甘受辱決定冒著被越戰徵兵的風險從哥倫比亞大學退學。短暫當過油輪水手、出版社職員,卻因為不安定的靈魂而無法久留,也曾異想天開發明「棒球紙牌遊戲」幻想能大發利市。當一個作家的過程非常辛苦,面對自己不滿意的稿件,或是傑作苦無發表機會,被退稿,或是只能在週刊雜誌寫些小評論,翻譯些文章,賺取微薄的薪水。經歷過一連串像冒險的真實生活,他卻勇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就算是失敗也該盡「最後一次努力」,於是他才能說「為混飯吃而寫書之舉到此為止,出賣靈魂之舉到此為止。」然後迎接下一階段,為自己而寫作的人生。這個作者到底是誰,他就是寫下《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紐約三部曲》、《幻影書》等家喻戶曉的小說,有「穿膠鞋的卡夫卡」之稱的保羅‧奧斯特。如同休士頓紀事報所說的「奧斯特證明了,文學和人生一樣,都需要堅持到底。」這是一本小巧的回憶錄,帶我們看到一位作家成功過程的艱辛與對夢想奮鬥不懈的執著。

圖片來源:博客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晴絮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